裂縫是固體材料中的一種不連續現象,許多鋼筋混凝土形式建筑物在建設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縫,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也是長期困擾土木技術人員的一項技術難題。本文將主要結合結構膠的應用與合成,概述結構膠在裂縫加固中的應用。
結構膠
1、結構膠的應用及合成
我國于80年代開始研制建筑結構膠。起初用建筑結構膠進行加固工程,主要用于高強、快速固定設備地腳螺栓、粘結與混凝土相連接的預埋件、拉結筋及花崗巖裝飾片石、大理石壁面,以及修補飛機跑道、堵漏等,而現在則主要用于已損失或未損失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維護、加固以及特殊建筑物結構、橋樁的基礎施工、高層建筑及公路橋的加固維護等。
以高分子合成材料為主要成分的建筑膠粘劑,主要的一類是環氧樹脂粘膠劑。環氧樹脂具有固化后內聚力很大,粘接強度高的特點。環氧樹脂帶醚鍵,組分之間排列緊密,鉸鏈密度大,故耐介質性好。環氧樹脂與很多橡膠與熱塑性樹脂相容性好,可改變其脆性大的缺陷,環氧樹脂還具有較好的混合性、涂刷性、浸潤性、滲透性。只需接觸壓力即可固化,在固化劑選用適當的條件下它可在室溫、低溫、潮濕或水下環境中固化,能滿足各種優良性能,符合混凝土結構用膠強度高、粘接力強、耐老化、彈性模量高、線膨脹系數小,具有一定彈性的要求。
建筑結構環氧樹脂膠的配方基本原料有促進劑、增韌劑、稀釋劑、偶聯劑、固化劑及填料等。由于它主要用于混凝土結構的維護加固。并受施工條件和固化后外界環境影響較大,因而更強調其在室溫或較復雜環境下固化、耐老化、耐介質、強度穩定性等問題。
2、建筑結構膠粘劑的發展趨勢
雖然現有的建筑結構膠粘劑種類已不少,也能滿足一般工程的修復加固的基本要求,但對于一些要求較高或具有特殊情況的工程,現有的建筑結構膠粘劑在某些性能方面就顯得不足,因此開發具有高性能或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新型建筑結構膠粘劑就成為當務之急。今后建筑結構膠粘劑將會向功能化、高性能化、綠色環;姆较虬l展。
常用的結構膠加固裂縫的方法
1、灌漿法
將裂縫構成一個密閉性空腔,有控制的預留出口,借助專用壓力灌漿泵將泵液壓入縫隙并使之填滿。灌漿施工工藝流程如下:裂縫處理→埋設灌漿嘴(管)→封縫→密封檢查→配制漿液→灌漿→封口結束→檢查。
表面處理時對于小于0.2mm的裂縫,用鋼絲刷等工具,清除裂縫表面的灰塵、砂漿、松散層等污物;然后用毛刷蘸甲苯、酒精等有機溶液,沿裂縫兩側20- 30 mm處擦洗干凈保持干燥。對于寬度大于0.2mm的裂縫,沿縫用鋼釬鑿成“V”形槽。鑿槽時先沿裂縫打開,再向兩側加寬,鑿完后用鋼絲刷及壓縮空氣將混凝土碎屑粉塵清除干凈。
在裂縫交叉處、較寬處、端部以及裂縫貫穿處,均埋設強漿嘴(管)。其間距當縫寬小于1mm時為350mm -500mm;當縫度大于1mm時,為500-1000mm,在一條裂縫上必須有進漿嘴、排氣嘴、出漿嘴。埋設時,先在灌漿嘴(管)的底盤上抹一層厚約1mm的環氧膠泥,將灌漿嘴的進漿孔騎縫粘貼在預定的位置上。
封縫根據不同裂縫情況及灌漿要求確定。常用的封縫方法有環氧樹脂膠泥封縫和水泥砂漿封縫。
2、粘鋼加固法
粘鋼是將承載力滿足不了設計要求的鋼筋混凝土構件用結構膠粘貼鋼板而提高構件承載力的一種方法。
粘鋼加固法工藝流程:表面處理→配膠涂裝→錨固加壓→檢驗→防腐處理罩面。
表面處理包括加固構件結構面處理及鋼板貼合面處理,此道是最關鍵的工序。粘鋼板前宜對構件適量進行卸荷。膠泥配好后,涂抹在已處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鋼板貼合面,刮抹后,再添抹至所需厚度,鋼板粘貼后檢查無空洞,否則拆下重新粘貼。鋼板粘貼好后立即用卡具、支撐或膨脹螺栓等固定,并適當加壓至鋼板邊緣擠出膠泥。